:::
管理員 - 念佛感應 | 2022-09-19 | 點閱數: 4452
image
十五天未進食,三天滴水未沾,仍神態安詳,一心等待淨業成熟...

──謀道不謀食──
焦國寶老居士生西記
   ●張式銘

焦國寶老居士,臺中蓮社長壽念佛班資深班員,民國十四年出生,一一一年六月十日往生。

祖籍近少林寺
老居士河南登封人氏,老家距少林寺不到五華里。初中畢業後,就讀鄭州高工一年級時,由於時局因素成為流亡學生,隨政府南遷來臺。起先參加臺灣省青年服務團,繼而到中興大學就讀行政專科,畢業後經考試錄取分發到省府臺北辦事處上班。

由於地緣關係,居士祖上多代均是純正的佛教徒,從小耳濡目染。來臺後,自然多方接觸佛教界寺廟師父和在家居士。曾協助道安老和尚籌辦北部大專佛學講座,鼓勵大專青年學佛,功勳卓著。

有願親近雪公
居士在臺北期間,聽聞臺中蓮社創辦人雪公老師弘法利生,度化大專青年的用心,遂生起仰慕與親近之情。到中南部出差時,前一晚便來聽雪公講經,差畢當晚亦來聽經,翌晨再回臺北上班。每回聽完經,為節省旅館費用,則夜臥善果林階前的草坪而眠,記憶中並無螞蟻蚊蟲騷擾,應該是得力於護法神的庇佑。

師伯謀道不謀食,學佛乃重點,上班是其次。曾全程參加早期的大專明倫講座,就動了搬來臺中親近雪公的念頭。立刻有願必成,隔天接獲遷調通知,前往臺中干城辦公區上班,師伯得知此好消息,如魚得水,雀躍萬分。

來臺中後,住在南屯路公家宿舍,非常簡陋,聚集許多螞蟻,不勝其擾。有一回他效法印光大師,出差前跟螞蟻祝禱,請於出差這幾天搬遷,果然很靈驗,數天後出差回來,螞蟻全不見了。

不錯過一堂課
師伯聽雪公講經時全神貫注,掌握全場的上課情形,有極深刻的印象。曾有一回,師伯坐在雪公正前方第三排,有一女眾坐雪公右邊前排,當天聽課時,該女士多次轉頭看師伯,師伯也轉頭看過去,雪公即喝斥:「從臺北來的,頭不要轉來轉去,看東看西。」師伯自我發露這段有趣的插曲。

師伯追隨雪公卅年如一日,雪公往生後,繼而追隨醒公導師,是醒公講經、講課的常隨眾也是影響眾。只要醒公講課,一定到場聆聽。師伯回大陸探親,選在週四晚上聽完經,半夜啟程,又趕在週二晚回來聽《論語》,前後五天(當時兩岸尚未直航),不願錯過任何一次聽經(課)機會,至耄耋高齡,仍持之以恆,用功學習。

師伯好學與勤學堪稱楷模,將大部分積蓄用來買書,滿室都是書,而且經常手不釋卷,以讀書為最樂。師伯生活儉樸,從不挑食,也從未要求想吃些什麼?常說:「只要吃飽就有營養。」數十年來未曾添購新衣,師伯也從不坐計程車,來蓮社仍乘坐師姑的摩托車,常說:「雪公老師年近九十,仍坐勝陽兄的摩托車。」「淡泊以明志,寧靜以致遠」,在師伯身上處處可見。

造次顛沛必是
去年五月,某天中午師伯如廁跌倒,昏迷十多分鐘,醒來第一句話是「阿彌陀佛」。今年三月某晚午夜如廁,又再度摔倒,後腦勺有數公分裂傷,流了不少血,昏迷一個多小時又醒來,首句話仍是「阿彌陀佛」,家人遵照師伯交代未送醫。清晨六點多,師伯一如往常起床做早課,不肯多休養,「造次必於是,顛沛必於是」,無片刻忘記佛號,精進用功,可見一斑。

而後師伯體力日衰,心力卻老而彌堅,精進用功,不減當年。往生前,有十五天未進食,三天滴水未沾,仍神態安詳,一心等待淨業成熟。臨終前,師伯一切放下,維持淺淺的微笑,未見任何痛苦。最後,在眾人助念聲中,以九十八高齡俯謝娑婆,圓滿達成往生極樂的誓願。

師伯謀道不謀食,求法不求餐,一心一意為求往淨土。去年如廁跌倒,昏迷醒來後第一念頭即是「阿彌陀佛」。今年再次摔倒時,師伯即交代不送醫,照常作課。印光大師在〈復鄭琴樵居士書〉云:「切不可怕死,有病即願往生。壽未盡即能速愈。若怕死唯求病好,壽已盡仍當死,決難往生。」師伯謹遵祖訓──有病即願往生,故能當生成就往生大業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