:::
管理員 - 《梁皇寶懺》-講經摘要 | 2025-08-07 | 點閱數: 230

      懺不平等罪
      正文云「又復無始以來,至於今日,依身口意,行不平等」「無始」,事情要找開頭,找不到開頭,過去又有過去,是以佛法稱之為無始。一直到今天,時間太長久矣!依靠吾人之身口意去造作一些不平等對待眾生之罪業,此是總說,下面別舉事例。
      試問何謂平等,在現實社會要想真正得平等,根本不可能。何以故?經教上云:「眾生以差別為性」,眾生個個酬業而來,由於宿生所造善惡業,千差萬別,以致你此生一生下來
智愚、美醜、貧富、貴賤,都不相同,云何平等。再者,既是酬業而來,終其一身,都在隨業受報,世間法僅能如此「認命」二字。要能真正以平等心對待眾生,此則非學佛不可,至少亦得學儒。
      下文舉出八種事例,茲僅摘述一例,經文云「但知有我苦,不知有他苦」只知道自己餓了要吃飯,冷了要加衣服等等;卻是不管其他人有沒有飯吃,有沒有衣服穿。不像傳統儒佛文化,講究「恕道」,就是推己及人;講究「慈悲」,要有替對方著想之同理心。
      唐朝之詩聖杜甫,有一首〈芧屋為秋風所破歌〉有一年的秋天,他在四川成都郊外浣花溪旁茅屋之屋頂,被大風吹跑了,他當下感想云「安得廣廈千萬間,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顏,風雨不動安如山。嗚呼!何時眼前突兀見此屋,吾廬獨破受凍死亦足。」試觀是何等之胸襟。
       待續-